当前位置:畅意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正文

周易中的启发

周易中卜筮是怎么做的?

  我好像记得易经中提到的是部落时代、祭司用来占卜吉凶的。方法好像是先随意拿一把草根!然后数单双,然后再重新随意拿一把。再数单双、如9467此重复六次。得出六爻,以此来断吉凶、注:单代表阳,双代表阴,、

如何解读《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中国目前社会的发展是以“和谐”为中心进行推进的、而一提到“和谐”自然不可绕过“天人合一”这一主题、如今嘴上挂着!笔下写着“天人合一”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但究竟什么是“天人合一”!它的深刻内涵又是什么呢、这恐怕真正领悟的人并不是太多。 下面就从《周易2703》的四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一的关系: 一!《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追求天与人的和谐统一、同时又肯定天与人的区别, 《周易》的特点是:它自身是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之间的中介。它一头联着客体。描摹着客体、恰如《系辞传》中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书是以天地为准则,所以能包罗天地万物的规律),“夫《易》广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书所包含的道理十分广大、从远处说则没有止境、从近处说。则止于一身即可验证!从天地间的事物说!则无3232所不备)!“夫《易》何为者!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的作用是什么,它是用来揭示事物内在的道理以判断事体、概括天地间的规律。如此而已)!“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总之!是用《易》来明白天道,7036细察民事的)! 这些论述、都说明《周易》是认识对0999象的反映,它以描摹客体为务。而它的另一头又是联系着认识主体、是主体赖以认识客体的依靠、又恰如《系辞传》中所言:“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易》书的产生!是“圣人”穷极了深奥的抽象理论!所以才能开通人的思想!唯其研究了极其微细的运动变化,所以能够判定天下的具体事物、唯其变化之快。所以不急走却迅速、没有看到行动却早已达到了目的)?“圣人”就是这样利用《周易》所揭示的事理!去认识世界、《周易》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就反映了《周易》把“天”和“人”是区别开来的,这正是《周易》明显有别于先秦其他著作的突出特点。 二。《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肯定天与人的区别!同时又重视2669天与人的联系、 对于天与人的联系,道家也十分重视、但其性质大异于《周易》。道家强调天与人的自然性!意在迫使“有思有为”的人回到自然的状态中去!像庄子所主张的那样“万物一体”,而《周易》则强调天与人的规律性、无论是天的运动。还是人的活动,都不是或不可任意而为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豫卦·彖传》有这样的话:“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豫”卦所言的顺其事理而行动。天地的运动都顺从这个客观规律,更6867何况建侯封国。行师作战6813一类的事呢,天地顺其固有的规律而运动。所以日月运行不失其常规之法度。四时的循环变化没有差错、“圣人”顺其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行动,则刑罚分明。万民服从!这说明无论天9115道还是人事!都须“顺以动”,“豫”的意义重大啊、 “天地以顺动”、是指天地的运动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而且其动是自然的!“圣人以顺动”。说明了人的活动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但人是有意识的、非自然的!在遵从“规律性”这一点上!天与人都是不可违背的。类似这样的论述!在《周易》中有多处。如《观卦·彖传》!《恒卦·彖传》? 《恒卦·彖传》:“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客观自然规律。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的?有始则有终,有终则有始!终始相因!往复不穷,日月照耀大地,这是恒久不变的、但这个恒久不变的照耀。又是以得天作为它的存在条件,没有天这个客观条件的存在,日月照耀就不能恒久(强调了恒久不变的现实性与相对性)!四时的运转总是处在变化过程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顿!万物由此生生不已、“圣人”经久地掌握和运用它,推行教化,来成就天下人、 三!在《周易》全书中!强调了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有意识的、而作为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 这个观点,通过《系辞传》、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3013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如此说来“圣人”的思想认识岂不是见不到了吗。孔子1035回答说:正因为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圣人4393”才确定用形象的东西来表达他的思想、设计出卦来反映他认识的虚虚实实!再在卦下系上文字说明来作为完全尽意的话,加以2448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从而使百姓受到鼓舞而不倦于事业!这就收到了阴阳变化不测的神妙作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爻。言天下之至颐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功而不可乱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看到天下事物最复杂!从而用卦爻来比拟它的形态。象征它的事物所宜!所以叫作象。 由此看来、“圣人”有思有意!通过立象。设卦,系辞。变通和鼓舞。把“思”与“意”表达出来、说明“人”是有“意识”的。至于说明作为认识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请看下面的文字: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天地无思无为!自然而然!“2803圣人”有思有为。却主动设计,《2233周易》肯定了“人”的主动性。先秦道家。老庄者流!重天轻人!视人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却失去了主体的意义!《周易》在天人关系中!则重8836天更重人?人是认识的对象、更是认识的主体、此外、《周易》也与荀子不同,不言胜天的问题!它认为天与人本来就是统一和谐的!人的任务是从实践和认识这两个方面。来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谐、 四!《周易》“天人合一”,是“合”于“生”而规避“死”的、 在《易经》六十四卦“吉凶观”的基础上!《易传》衍生出了关于人的“生死观”。这就使卜筮中的“天人合一”。发展到了先秦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智慧高度。卜筮以人之生为吉、以人之死为凶!其思维与情感的流向总是趋吉避凶。而当发展为哲学的“生死观”时。《周易》则突出表现为“重生忌死”!在《易传》中,处处谈“生”,由此看来。《周易》在生死观上,是重视“生”而轻视“死”的。 《周易》把关于“生”的思想!与“天人合一”对接在一起,认为“天人合一”。就“合”于“生”、“天”下生为“人”!“人”上应于“天”、天!人格外。人情化、而人,天则化。天道化、《周易》以“生”为内容的“天人合一”!是与生殖崇拜思想密切相关的! 《系辞传》下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说。天地阴阳二气交融在一起,最后凝聚变化!形成万物的形体!男女或动物两性形体交合,万类才能生化, 乾坤为天地、天地又是男女,男女又2070是乾坤?这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智慧。就其思维的品格,就是从男女的交合去比附天地的“化育”、就是将“人”纳入了“天地”运行发展的整体动态大系统之中。却仍然是从5566人的角度来理解“天人合一”的关系和境界,而有生命的延续和进化!才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李广悲惨命运对你的启发

  人贵有自知之明,李广为人个性太过自负。而且比较暴躁,心胸狭隘!这样一个人、再1332怎么勇猛神通、声名大振!还是政治上的弱智,终不会被领导喜欢!更何况他在带兵过程中,比较粗心!治军松懈、0427一心只注重个人英雄主义。怎么能成为一个帅才!难怪汉武帝不让他2245做先锋?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评价很高。曾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两句话来赞美李广。蹊,小路。意指。桃树,李树并不会说话、但提供美味可口的果实给人、其树下自然形成一条小路、喻意真诚待人?自能感召人心!   又说:“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唐朝诗人对李广多有赞颂!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飞将”即指“飞将军”李广!《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是为飞将军不能封候而感慨,   公孙昆邪:“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何去非:“昔者。李广广之为将军。其材气超绝、汉之边将无出其右者、自汉师之加匈奴、广未尝不任其事。盖以兵居郡者四十余年。以将军出塞者岁相继也,而大小之战七十余、遇以汉武之1416厚于赏功!自卫,霍之出。克敌而取侯封者数十百人,广之吏士侯者亦且数辈。而0276广每至于败衄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以当幕府之责!当时。后世之士!6360莫不共惜其材。而深哀其不偶也!窃尝究之。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夫李广。李陵皆山西之英将也、材武善战。能得士死力,然轻暴易敌。可以属人、难以专将。世主者苟能因其材而任之!使奋励气节!霆击鸷搏!则前无坚敌!而功烈可期矣!汉武皆乖其所任。二人者终偾蹶而不济,身辱名败,可不惜哉。”黄淳耀:“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得意处!在为上郡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7252终不掩?”王夫之:1353“获誉于士大夫之口!感动于流俗之。”   卢纶在《塞下曲》中则描写了一个传奇故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故事原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说的是有一次李广见到草丛中的石头,以为是老虎、于是引弓去射。结果发现是块石头。而箭头已经没入石块!再发箭去射、却再也射不进去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高适在《燕歌行并序》中写道:“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2378忆李将军,”感慨自己没有遇2725到像李广一样身先士卒、1143体恤将士的将军,   据《9117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广为老子李耳之十六世孙、由李耳之子李宗至李广?多为将军!李世民出于一些考虑。陇西李氏的各位先祖李信、李广!李陵等战将的祖先都视为老子。   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的李傕自称李广之后,西凉国李暠自称李广之十六世孙、唐朝皇帝李渊也自称李广后人!诗仙李白也自称李广之后。   在汉匈战争史上。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被誉称为“帝国双璧”。他们3899共同完成了武帝讨伐匈奴的主要战役。几乎消灭了匈奴军队的主力!实现了“漠南无王庭”的伟业!同时。也成就了各自的千古英名!但是,以李广为代表的一些将军。一8634生与匈奴作战,却终未封侯、唐朝著名诗人王勃曾在《滕王阁序》里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千百年来。李广成为怀怀才不遇的典型,而王维更是以一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作为这场两千年前的封侯之争的结论、    有些人认为李广为人阴险!残暴,此般见解一般根据两件事情而来!   第一件!李广曾诱降陇西羌族叛军,然后把降卒800余人全部杀死,杀俘虏自古是犯忌讳的。有“杀降不祥”之说!而且在当时认为是战争罪行。李广不能封侯也被当时著名的相士王朔认为是上天对他杀降的惩罚! 第二件、李广曾经公报私仇、杀掉了一个与他有过节的军官。李广战败丢官后。有次打猎经过南山,耽误了返回的时辰。按照规定。入夜后要封关不许通行,于是把守霸陵的校尉禁止他通过?李广要求通过、并称自己以前是将军、亭尉对答:“现任的将军都不能通过!何况是以前的!”李广因此记恨在心。后来任右北平太守时。以人事调度的名义将霸陵尉招至自己辖内借机杀死、   此外,历史上对李广的欣赏多出自文人,兵家少有对李广的赞誉之词、李广一生对匈奴大小交战七十余次。能够拿上台面的胜仗却屈指可数!史书记载的更多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如夺马出逃,神弓怯敌,力射石虎等等)、而损兵折将。兵3046败不敌的次数却也不少,李广自己也承认“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从不落在别人后面!却没有半点够封侯资格的军功)!宋人黄震《史记评林》说:“李广每战辄北,因踬终身、”司马光也认为:“效不识(即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此外李广心高气傲!常常意气行事、甚至有为了追杀三个匈奴兵、率百人追赶!结果被数千敌军包围的事例、在上谷作太守时!典属国公孙昆邪就曾经上书汉景帝说李广虽然“才气天下无双”!但是“自负其能”!担心他冒然与匈奴交战会吃大亏(李广因此被改调到上郡做太守)、   自古兵家向来崇尚治军严谨!而李广治军宽松,部队8209纪律性很差、甚至行军不列队。部营不设岗哨,平时也不练兵。军队管理的表册文书一律简化。军队行军整修时也只是吃饱而已!并不充分补给!虽然他因此得到了士兵的支持和爱戴!犯了兵家大忌、但是他依然能够时时掌控敌人的动态,在当时与李广齐名的另一名将程不识因为治军严格!士兵们不喜欢到其帐下服役。而更愿意到李广部队、而程不识对“李广军极简易”的评价则是:虽然“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士兵们高兴!也愿意为他卖命)!但是“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一旦匈奴人来攻打、就顶不住了)!“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我们虽然辛苦点。但匈奴人也占不着我们便宜),对此宋人何去非认为:“自汉师之加匈奴。广未尝不任其事!而广每至败衄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广之治军,欲其人人自安利也、至于部曲顿舍、警严管摄。一切驰略。以便其私而专为恩!所谓军之纪律者、未尝用也,”   明代黄淳耀也有评论:“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得意处。在为上郡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8335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评价李广虽为名将!却非良将,陈仁锡则说:“子长(司马迁)作传!必有一主宰、如《李广传》以‘不遇时’三字为主、《卫青传》以‘天幸’二字为主?”认为司马迁光仅从李广豪情飞扬的个人魅力方面着眼、过度抬高了李广。并且淡化了出身低贱。谦逊低调但真正有功于社稷的卫青?明代大儒王夫之则更是评论李广“获誉于士大夫之口!感动于流俗之心”、李广终生不能封侯!以至于被后人评为“数奇”(运气不好),其1848实和他治军不严?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军功不够是脱不了联系的。   李广的先祖是秦朝名将李信?将门世家出身。汉文帝十四年从军、死于汉武帝元狩四年、一生与匈奴交2504战四十余年,大小七十余战,匈奴人畏其英勇,称之为“飞将军”。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身高过人!猿臂善射!爱惜士卒!深得士兵的爱戴、李广为人廉洁!《史记》记载“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0584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李广关外狩2801猎时射石虎的故事家喻户晓。使得李广成了后世神射手的代名词之一,但李广广一生都没有被封过侯!汉文帝曾说李广:“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意思是说他的胆略才能出众。如果是在汉高祖战事频繁的时期!当上万户侯又算什么!   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李广随周亚夫平乱建有军功,但因私自接受梁王所给的将军印和赏赐!朝廷因而撤销封赏!同时不予承认此将军头衔、7345后被指派为上谷太守!与匈奴作战,随后被调遣为上郡太守!   汉武帝时期、武帝因赏识李广名气,遣其为未央宫卫尉?前133年!汉武帝听从王恢之言。在马邑伏重兵意图围歼匈奴。但因4080单于生疑退兵而作罢!李广马邑之战时是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因此无功而返。   前129年,汉武帝遣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和卫青四人率四万大军分别从雁门、云中。代郡,上谷四个方面同时出击入侵的匈奴军!这场战役的结果很有讽刺意义:初出茅庐、出身低贱。名气最小的卫青长途奔袭匈奴圣地龙城。杀敌七百,一战成名!世家出身的公孙贺入敌境后没有撞见敌人、无功而返、禁卫军出身的1697公孙敖遭遇敌军!不敌。折损七千人后撤回,而声名最高、资历最深的李广输得最惨。全军覆没而且被俘、后来1820夺弓掠马逃出?李广!公孙敖因为战败被廷尉提审、按军法当斩!付赎金后!废为庶人、   几年后,匈奴入侵辽西!杀死太守!并打败镇守渔阳的韩安国,汉武帝重新起用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人敬畏李广的威名。几年内没有骚扰辽西地区。   后来李广被调入京当郎中令。前123年!被重新封为将军,随卫青由定襄出击匈奴!但没能建功!前120年,李广率四千人出右北平配合张骞的部队作战!遭遇匈奴左贤王精锐四万人包围!僵持一天一夜。弹尽粮绝损失惨重。后来张骞带领一万骑兵赶到,逼走匈奴解围,此战李广部因损兵折将没有得到封赏。而张骞2118因为延误军机。按律当斩、后废为庶人,   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7719各率五万骑兵由定襄。代郡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李广被分配跟随卫青出征。汉武帝经不起李广请求。同意他2686打先锋、但随后密信卫青!说李广犯霉运、不能给与先锋官的重任、卫青因此安排李广与赵食其领兵支援东路!令8968李广颇为不满。由于路途过远的关系、李广在沙漠中迷路!延误了战斗时机?导致单于突围逃走、漠北大战结束后李广部才和主力部队会合!李广因此犯延误战机罪受到卫青责问、不愿受军法审判、愤而自杀!享年六十余岁,    李广死时,他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经过世!仅留下幼子李敢!李敢当时是霍去病的部下!因立有战功被封为关内侯、听说父亲死讯、认为是卫青陷害李广、因此闹事打伤卫青,卫青本人并不追问李敢!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不能接受部属殴打自己舅舅、后来借甘泉宫狩猎的机会射杀了李敢,   李广的孙子李陵。少年因爷爷的名气受到汉武帝赏识、后来不愿随李广利部下效命。自0734荐以五千步兵出击匈奴。但是身陷重围兵败投降!汉武帝得知李陵叛降后族灭李家!李氏从此衰败!陇西人士皆以李氏为耻。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史记:李将军列传》)。从《史记》的记载不难看出,李广出身出身高贵、名门之后!资历也非浅!军旅出身!对敌经验丰富!而卫青的出身、可谓是最低的!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卫青是私生子,少时为平阳公主家的骑奴。因姐姐卫子夫受汉武帝的宠幸。从而得以改变命运,但是也正是因为二人的不5257同出身、为他们今后的命运沉浮埋下了伏笔,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9264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韂,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忧!8822然虏卒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7642史记:李将军列传》)!   从这5669些文字中,不难看出!李广治军简易、人人自便!士兵轻松自在!但是如果匈奴突然攻击他、士兵会因松懈丧失了战斗力,从军事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有一得一失。得在李广能让士兵乐意为他效力!失在降低了部队的警惕性与战斗力、相较而言、失大于得。为名将所不取,不过李广一生驰骋沙场,都靠着远远派出侦察兵!并未遇到这样的情况,看来说李广数奇,还真不那么严谨,还有一处记载: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爱惜士卒。人所共知,只有5177身先士卒,才能让部下人人争先,《史记》中还用大量篇幅记载了李广深夜射石,孤身脱险的精彩故事,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 “自汉击匈奴而广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布为后人!然无尺寸1097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 “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5811乎?”广曰: “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虽然兵不厌诈。但李广杀了手无寸铁的降兵!就如当年项羽坑杀秦军一样。有违道德。汉景帝时爆发的七国之乱,李广随周亚夫平乱!李广在关键性战役中表现英勇?乱军中夺得敌军军旗、这兴许应是他封侯的绝佳机会。但“以梁王受广将军印,还!赏不行”错过了这次机会。按照汉律、中央官员如果私下接触诸侯王是要严惩的。李广当时虽不像周亚夫般位3439高权重!但他早已名声在外,接触汉景帝最不喜欢的梁王刘武、无疑是给本来还很看好他的汉景帝心中添堵!李广的政治头脑实在是相当拙劣。   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李广的心胸不够开阔!“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1526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4401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史记:李将军列传》)。霸陵尉不让李广过关本来是照章办事。而且霸陵尉当时醉酒,就算语气冲撞也只是无心之失。可就为了这件小事、李6155广竟然在国家任用他的时候!3045利用职权将霸陵尉斩了!李将军心胸狭隘、可见一斑、    无论怎样!在冷兵器时代,将领能否封侯!主要还是看他的战绩,军功奖励制度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实行。而到了汉代。高祖刘邦更是确立了“无功不得侯”的祖制。况且李广与卫青所处的时代!正是大汉王朝由“无为而治”转向“有为进取”的时代!在军事上、被动防御也随即转变为主动出击、千里奔袭。强化主力兵种的建设,大规模发展骑兵、运用骑兵军团纵深突袭战法。对匈奴贵族势力实施歼灭性打击、   在这一点上!卫青可谓是开创了骑兵千里奔袭战法、而同为名将的李广、在运用骑兵方面。则远远逊色于被动防守打遭遇战。李广虽然与匈奴打了大小七十余战!然而进攻战绩乏善可陈。五次大战。三次无功而返。两次全军覆没、     作为对付像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的有效战法!长途奔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如何避免在茫茫草原迷路!寻找到匈奴的主力!以运动战歼灭之。然而李广出塞最后一次因失道误期,最后含恨自刎!虽然现在无从知晓卫青是怎样避免在茫茫草原千里奔袭而能准确找到匈奴主力。迅速给予打击?但是在战役开始前的侦查和谋划一定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加之卫青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采用正确有效的战略战术,这才铸就了七战七捷的奇迹!反观李广!则只能称其为勇将但是作为大运动战的将领!李广3225则不可谓合格,"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后人多把李广的自杀归咎于武帝的偏见与卫青的排挤,但细想!卫青实在是冤枉、漠北决战。是汉武一朝对匈奴最大的一场战役、是武帝的“巅峰之作”!武帝自然不会任用一个时运一向不济。曾被敌人重兵生擒而后逃脱!征讨匈奴的斩敌数尚且达不7002到封侯标准、且已年过六旬的将军作前锋!而作为全军最高统帅卫青。在生死攸关的决战前夕!他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战事的成败,如何排兵布阵去争取胜利、让李广。赵食其做偏师!虽然路途远、可一旦得手。何尝不是大0615功一件、但事实证明。李广!赵食其确实缺乏远程带兵奔袭的能力,错失了又一次封侯的机会、   在卫青。霍去病威震天下的汉武一朝、李广并没有像卫霍那样的赫赫战功。有的只是匹夫之勇的英雄事迹,或是让匈奴迫于其名而不敢侵犯的威慑力、还有一生为国拼杀,老来以死来向命运抗争的真性情?千百年来!无数失意文人在李广的遭遇中看4130到了自己的影子!或歌或咏。也使飞将军千古留名,而作为战功卓著的卫青。出身骑奴。因裙带关系而开始改变命运!虽然依靠裙带关系做官不是什么好事,但并不能说这种官只能贪污腐败。寡廉少耻,或者一定就是纨绔子弟!毫无所能。   8945汉武帝只是提供给了卫青机会!而能否建功立业、还在于他个人的努力。正如司马光1202所著《资治通鉴》所载:青虽出于奴虏,然善骑射!材力绝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乐为用,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所谓卫青之幸!并不在于他因外戚身份而成为朝廷重臣。而恰恰是在于他虽然有卑微的骑奴身份,但是却被不拘一格用5320人的汉武帝慧眼识英!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品质,成为彪炳青史的一代名将,   当然!无论是李广还是卫青,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他们挺身而出、为汉王朝的边疆稳定,百姓的安定生活作出卓越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英雄。理应受到后人的崇敬、、

<<周易>>中每卦爻辞作何用?

  教你一个简算法~! 比如所取两数为 9 11~!     9/8=1..1     11/8=1..3     算第一个余数为1 第二个余数为3 那么根据八卦排序可得: 乾上离下 即天火同人     根据卦辞可知: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 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象曰:出门同人!又 谁咎也。     8513六二:同人于宗,吝!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 也、   6302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 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然后用9+11/6=20/6=3...2     余数为2~!那么就是六二:同人于宗!吝。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如果余数为3~!那么就是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 也,     六和九的区别只不过是本卦中所取爻是阴爻还是阳爻~!周易中的启发、

《周易》中成语的华夏精神

  【放诸四夷】:四夷: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泛指四方边远地区、放逐到各地非华夏0803族居住的边远地区?【裂冠毁冕】:①比喻背弃王室。②比喻绝意仕进、③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6006族传统?【神州华胄】:神州:指中国!我国古代华夏族的后裔!统指中国人、,

周易起卦中的动爻应该怎么解释

  给你说下动爻的断法吧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8060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6585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如天风姤 卦,初六、九五两爻皆动,则以初六爻断之。九五爻为2491辅助之断!“阳主过去、阴主未来”。其中大有学问。   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如既济卦。初九!九五0096两爻皆动?则以九五爻的爻辞为断。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如乾卦。九二,九四,九五等三爻皆动!则取九四爻的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如 火水未济卦、九二!六三、九四、六五四8959爻皆动,则以初六的爻辞断之,如初六!六三!九四、六五等四爻皆动。则取九二爻的爻辞断之,   五多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以“用九”,“用六”之辞断之!如乾卦六爻皆动!则为群龙无首,吉。!

周易中八卦各代表什么

  八卦代表很多内容,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比如乾卦为天。坤卦为地,坎卦水但也代表方向北!火,泽。、

《周易》中的第二卦是什么?

  坤。 谢谢,!

《周易》中的“变卦”和“互卦”有什么作用?

  变卦就是结果!互卦就是过程、从本卦中提出互卦!从结果去看过程细节、!

《周易》中的“周”和“易”各指什么意思

  周易,'周'字有两个解释,一说认为'文王拘而演周易',易经六十四卦诞生于周朝,故称周易,另一说认为周字是周而复始的意思,代表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而易字,是象形文字,上面一个日字,下面一个月字,说明易经研究的是日月星辰与地球之间的作用关系,所以易经探讨的是宇宙真理。,


周易中的启发、周易文化中具有启发意义

您还可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