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畅意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正文

周易如何占筮

周易到底怎么来的?

  《周易》被称为“万经之首”!可见它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了、   目前中国学术界普遍的认为是:周易中的“八卦”是由伏羲氏传下来的、后来由周文王演绎为八八六十四卦!并由孔子补写了“十翼”!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但是周文王不可能根据伏羲的一张八卦图就能演绎出那么详尽而具体的卦辞,爻辞!并能无中生有地把阴阳不同的三爻相叠加而形成六个爻位的卦象、使得伏羲的学说一下子就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   那么他是否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和提示了呢、其实有不少古书记载:在《周易》出现之前,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时候。夏!商二代就已经有各自的《易经》了!汉代以后的人们在整理古代典籍的时候。把夏代的易经称为《连山易》、把商代的易经称为《归藏易》,而我们所熟悉的《3091周易》只是流行于周代的易经?    与《周易》明显不同?“连山易爻卦大象”歌是以社会为系统的:“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八象组成。艮卦为首!云气皆出于山、以山为主。崇山为君,伏山为臣、列山为民。兼山为物。潜山为阴。连山为阳。藏山为兵、叠山为象,据记载:《连山易》有八万言!多佚失、目前保留的仅有一些卦名!几个爻名1305和卦爻辞,象辞。及五十二条诸家论文,   了解了这些并不足以说明我们题目中的问题、古代的瑰宝之多超出我们的想象。周易中的玄妙之处也需要我们不5527懈的去了解?下次我们在继续来讲述关于周易的些许知识,,

周易是谁?

  周易不是人名、是我国古代一部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哲学经典,是7705中华文化的根源?。

《易经》上说的用"大衍之数"占筮64卦,请问是怎么演的?请高师指点,谢谢!!!

  我从小说上听说过,但没有见过,没办法,不知道,呵呵,

周易的传承?

  周易:传承发展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10-6-10 18:51:37 字号: T | T 在中国文化的领域中,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之后!由他编著了六经!赞述《周易》以来!关于《周易》易学的传承!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以8922及范晔的《后汉书》中,都记载有孔子以下的易学传承的系统!但自诏、宋以后。我们所读的《2961周易》,关于《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实上。大多都是根据汉末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两卦的文言。拿来放在本卦下面、同时把《5330系列》的中间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来颠倒安排。等于我们现在读的《大学》一书。那是经过宋儒的安排!并非原本的《大学》的次序!现在对于研究《周易》来计,这点应当注意及之。自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孔子授商瞿!商4433瞿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 臂子弓(其人是荀卿之子)、子弓授燕子家。子家授东3814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此其一!又!孔子殁!子6754夏也讲易学于河西?但受到孔门同学们的驳斥,认为他对于易学的修养不够、所以子夏以后的传承、并夫太准确的资料。唯所世留传有《子夏易传》一书!真伪难辩!但确具有古代“易学”思想上的价值、此其二,西汉的易学: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梁)丁宽。(齐)服生,四人皆著《易传》数篇?但后世已散佚、其次、自(东武)王同子中一系!再传杨何,字元敬!无敬传京房!房传梁丘贺!贺传子临、临传王骏,丁宽一系。又再传田王孙、王孙传施、传张禹。禹传彭宣、以上都是著名专长易学学者的传承,至于阴阳、纳甲。卦气等易学!自田何到丁宽之后,又另有一系!主阴阳!卦气之说的!由王孙孟喜、喜再传焦赣。字延寿。著有《易林》一书,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径!又另一京房、承传焦延寿的易学!著有《京房易传》一书。开启象数易学的阴阳“纳甲”之门,东汉与后汉的易学:西汉的易学!到了东4036汉时期!其间的传承似乎已经散失不备!因此象数之学与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7893形成了!后汉的易学!传承的系统更不分明,9803此时的著名易学大家?便有马融。郑玄,荀爽、刘表,虞翻、陆绩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其中以荀爽的易学、曾经有后人采集当时的九家易学合成一编的论友谊赛,故在后世研究易学中!经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词,就是对此而言、郑玄的易学!开始是学京房的象数、后来才舍离京学,3069专学费直之说!以孔子《易传》来解说易学!汉末的易学、大概都跟着荀爽,虞翻的脚跟而转、愈来愈加没落,因此才有青年才俊的王弼的起来别走一途!专从老、庄玄学的思想而说《易》了、最为遗憾的,后世的易学!大体上又一直跟着王辅嗣的脚跟在转。不能上穷碧落、下极黄泉,直迭羲皇之室! “东方古文化”是以中国为发源地、流传及盛9524行于东南亚国家,至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它是经久不衰的一种古文化!已经历3—5千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体系!不但是哲学思想体系!也包含9926科学体系、 “东方古文化”体系有四种5102: (1)以阴阳统一对立的《易经》文化! (2)孔子为主体的儒家文化! (3)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教文化, (4)以印度为发源地的佛教文化! 这四种古文化称为“东方文化”核心!从它创造形成至今!0805是中国文化遗产、但至今!大部份在东南亚国家弘扬和应用更为广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促进了历代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李瑞环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上讲过: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7813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张!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了极其重要贡献,有着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深远影响。儒学的许多重要论著,特别是做人!处事!立国的至理名言。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 道教源于中国,佛教源于印度!在东南亚一代流传不息。它们教义宗旨。都是以劝善为主?解除人生私欲心,且能超脱凡人、解脱人生痛苦,面对世间复杂矛盾!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明理论,它更有科学一面,特别道教中科学含量之高!可以用哲学和伦理道义去解决它、把人类引向文明豁然的前景,是人生文明的标志!它发放出世界人民信仰的不可磨灭的光环、如《老子》学说794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理论?为世界破译生物遗传密码起了作用!DNA的碱基由三联体组成才64个排列顺序!形成八卦三联体规律性! 《易经》是四书五经中的首经!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好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治通鉴》!《二十五史》,《四书五经》特别有造诣、借古鉴今、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易经》这门古文化、不但2265是一种哲学文化,也是一门科学知识!毛主席经常借鉴它、为决策国事起到了丰功伟绩的作用、《易经》的阴阳对立统一。它包罗万象、把宇宙间一切事物尽在其中。中医理论依据是根据《易经》中五行生克原理而来:现代最尖端的科学发明—计算机,应用中国《易经》阴阳对主统一原理!把数理变成二进制,用0代表阴、1代表阳,把计算机信息数字化才诞生了计算机、不但中国传统重视八卦风水,现今韩国人更重视八卦风水,连国旗都采用八卦图?中国人运用《易经》中八卦原理来优选气势,符合人类生存优选优方式,不管是地理位置?建筑物凡采用八卦风水气势优选组合,能使气!气流。光。水。微粒子势与人体相吻合。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得到最佳效应。我国古代和现代大型建筑物无不离开八卦风水法,如首都的国际饭店。复兴门的中国人民银行等等。孟凯5315韬教授创立了“阴阳五行数学”,它是当代数学中提出的一种新型数学理论,建立了反映以《易经》的规律性推演出数学模型。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认为《易经》的太极图显示了宇宙力场正极和负极作用,美国高能物理学家F.卡普拉认为太极图的运动变化原理与动力学术类型一致.科学易经派还创立“一元数理论”。“分形分进理论”!“模糊群子论”,地球经络穴位说等,为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周易》包含着象数和义理两方面!但实际上象与数、义与理还可细分。《周易》易卦反映事物运行规律的分类,爻反映各类的不同发展阶段,这相对应宇宙信息发生使天、地,人、事的演变和发展规律。20世纪80-90年代曾邦哲从系统综合理论发展了结构论提出“太极图是元气本原。阴阳变易!卦序组织和道。器观念的综合”。认为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同型、同构数学模型的图式逻辑体系、涉及到宇宙的本原论、演化论与建构论以及“道”精神与“器”物体观念的模型化逻辑思维方法体系! 《周易》的发展方向应该从预测学。认识学和6924行为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运用: 1?预测学 “义”反映了伦的意义。64卦六亲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差别。“理”是对事物规律和道理的探讨、是易理。易道的分析。应用《周易》提出的道理对事物如何形成和发展进行解释! 2。认识学 现代思维科学把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性认识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一类是感性认识思维!也就是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从认识学角度研究《周易》,我们应该从感性思维上认识她、《周易》以最简单的阴爻,阳爻两上符号来概括和演绎万事万物!充分体现了万事万物辨正统一和矛盾统一的现代哲学思想!“一阴一阳谓之道” 《周易》的发展7757离不开对易学哲学体系研究。真正结合“学”与“术”两方面一起进行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行为学 《周易》历代是人们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哲学之书!这也是我们研究和应用《周易》的最终目的——指导学习。工作。处世等日常行为、根据《易传 系辞上》所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我们就应该肯定:《周易》的象数理义在6573结构上是一个一气呵成的,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应用和发展《周易》的占筮性质和哲学性质!发展《周易》成为一部行为学经典!《周易》64卦!384爻解说其实就是一部行为学经典!如易卦《乾为天》初爻:初(注:初指初爻)九(注:九为阳爻,六为阴爻),潜龙勿用,讲明事物正处在一个将要发生而没有发生的时期!如龙在潜伏之中!不能动也不宜动,人们处在这一时期的时候、需要晦养、需要等待时机,不宜轻举妄动!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周易为什么叫周易?为什么被称为儒家的经典?

  易经包罗万象,象卦,数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美学,文学,相传伏羲创八卦,而后,周文王被囚是将其演化为而今的64卦.故称周易   儒家1476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因为,儒家思想的精髓与周易不谋而合,故被推举为儒家经典之首.   Yi经》概述   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9541代人通称为《易经》。“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而言。   《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   《易经》的卦象指卦的图像!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卦象?卦中六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卦辞共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9220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   六十四个卦象的排列顺序,现传有两种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经!5710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二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卦辞和9036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二是讲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据研究,卦、爻辞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   《易经》虽4486属占卦书?但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例如。它承0180认事物存在着对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个对立卦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辞反映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凶。得和失。益和损!泰和否!既济和未济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现象!它还承认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从《易经》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因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

周易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区别,以及周易

  周易是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种高度概括,里面体现了朴素的矛盾对立与转化精神,教导人们如何趋吉避凶.所以周易更像是一种方法论,作为方法论,谈局限没意义,随着认识和使用的深化,只会被持续丰富和完善.结合现在的计算机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周易的高度概括性如果模拟的好的话,它能发挥的能量是巨大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当今主流的认识论.!

周易就是六爻吗

  周易由商纣时期周文王编著!孔子学习后引入六经里发扬光大,而六爻是西周时期京房所著,属于周易理论的实践衍生预测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周易系辞

  周易·系辞·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9200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第四章 《易》与0101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0360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9966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0328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3246测之谓神?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0520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4374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3976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像两!挂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1472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1081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第十一2093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4561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7076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6758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8776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5759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5442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周易·系辞·下 第一0445章 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焉,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2397人易矣。夫坤!阝贵 然示人简矣。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第二6392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第三章 是故《易》者,像也、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第四章 9378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 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7564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5672可得见耶!」 《易》曰:「公用射隼于8186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2906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不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7003《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子曰2636:「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3293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天地絪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2789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0219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1939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 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6658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周易的学术研究

  《易经》讲道。而对于道讲得最早!最系统的是道家鼻祖老子。辩证法思想萌芽于《易经》体系建立于《老子》,陈鼓应指出:“老子由万事万物的对反现象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性的辩证法——它发端于《易经》而体系的建立则完成于《老子》”,《周易》的性质学界长期以来存在分歧!原因在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周易》随着政治变迁、理论需求以及自身地位变化、性质也有所不同。 一:《周易》产生及早期、是一部筮书,为人们提供行动的准则。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落后!9915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当遭受意外的天灾人祸后、就萌发出借助于神意预知横祸或自己行为会带来何种后果的需求?以7275达到趋利避害!基于此、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当时《周易》只是满足人们生产6973和生活预测的需要!这种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时期、 二:经过演化!成为安邦治国、2425修身养性的哲学典籍,汉代、《周易》的性质有所变化、在保留原有占筮性质的同时得到了充分发展。易学家们克服了大衍法的种种局限!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新筮法。焦延寿作《易林》创立焦氏筮法,其弟子京房更胜一筹,对筮法进行了彻底变革,创立纳甲法,因而在汉代筮法趋向完备,另一方面、《周易》也有了新的功能!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思想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变成了统治者治国的理论根据。自此以后、《周易》包含了二重性。一方面在历代统治者加封之下、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光大。另一方面,民间术士不断更新!完善筮法体系、一直到今天、《周易》二重性还是十分明显! 《周易》编次在古代十分混乱、各种版本编次存在很大差别,通行的编次是阮元所刻《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编次。或后人篡改的朱熹《周易本义》编次、其编次特点经传混合。把《易传》解释《周易》卦爻辞的有关部分放到对应的地方、《易传》中凡属于总论。或者无法分割的部分,放在《周易》古经之后。 古代对《周易》编次的意见不尽一致!但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是经传合,另一7058派是经传异!战国时。《易传》十篇成书。《周易》经传分离、到汉代,《周易》与《易传》合称《易经》!但《周易》经传是分开的、一段把《易经》分为十二篇:《周易》古经上下两篇、《易传》十篇。西汉末!费直首次以《易经》解经!经过郑玄!王弼传费氏易、将《易传》分割,附到《周易》古经相应的地方,并在书中8174称有“彖曰”,“象曰”、这就是如今通行的编次、 唐孔颖达采用了王弼本作《周易正义》!使王弼易本定为一尊!但也有人认为这个本编次不完善、还应该把其它传再分!如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又在王弼本基础上把《序卦》分割!逐条放到每—卦经文之前。也有按照王弼本的乾卦的分法!将《易传》有关部分附到每一卦之后、宋代有许多易学家不同意这种方法。恢复了汉初《周易》十一篇。让《周易》经传不相混杂。如吕祖谦。朱熹等人都是采用了经传分离的编次!朱熹的《周易本义》后经人篡改、次序被打乱,《周易本义》多是被篡改次序的本子。将《周易》经传合,有利于对照传文解释《周易》古经!可以节省时间、这是有利的,但不利的一点是容易使经传不分。特别是打乱了各自的体系!不利于对二者的体系及各自的特点进行研究,而把《周易》经传分开,保持了《周易》经传原貌。克服1919了以上的缺点!但是、不能直接对应经传读《易》、二者各有千秋。 从0660易学发展史上看、先秦易学发展到老孔时代、3450形成了道家易!儒家易及术家易三支,其後秦始皇焚书,易以卜筮之书独存,然易学至此盛极而衰!三支易学的这一总趋势!到先秦以下乃由隐而显:透过淮南子。道家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董仲3062舒的春秋繁露、儒门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占7554断灾异之学、术数易的趋势明朗化 、《周易》的解释学传统至汉代而一大变,汉代对《易》的解释最重要的学派有三:一是以孟喜和京房为代表的象数之学?一是以费直为代表的义理学派,一是以严遵为首的黄老学派。孟喜!京房之易以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释《周易》经传文。同时讲卦气说。并继承今文经学的传统!利用《周易》讲灾变!费直易学解经多取道德教训之意,用《彖》!《象》。《文言》中所讲的道理发挥《周易》经传文!严遵著《道德经指归》。以《周易》1285之义解释《老子》?这三家最重要的是孟!京一派的易学!此派易学最重要的是卦气说和纳甲说?将《周易》的卦与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物候相配!和干支!五行相配,将《易》坐实为一个定型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装进不同的内容、框架的各个部分也可以由其规则推论而知,削弱了《周易》通过比喻、暗示,象征等进行范围广阔的意义诠释的有效性。汉易的象数传统对后世易学影响极大! 魏晋时代的王弼易学则转一方向?尽扫汉易象数学中滋蔓出来的各种学说。恢复义理学传统,他在解释《周易》经0125文中引入老庄哲学和东汉古文经学的传统!在解0409易体例上主取义说、一爻为主说!爻变说!适时说等、这在他介绍注易体例的《周易略例》中有详细说明,王弼非常重视《周易》的解释学传统、如他在《明象》中提出“得意忘象”说、主张通过卦象获取卦义!而获取卦义后就可忘掉卦象!这一说法的核心在通过解释学即象以见义、而一义能表现为不同的物象。故象不可拘泥执定! 程颐的《周易程氏传》是王弼《周易注》之后一部以义理方法解易的名著!在这部书中。解释学的方法得到了更为广阔的运用。程颐认为!《周易》是对宇宙万物的摹拟。但所要表达的、不是可用数量摹画1796的外在相状!而是一种道理!世界是一种道理和法则的宣示、《周易》也是一部道理和法则的宣示,六十四卦是这个总的道理在各卦所代表的特殊境遇中的体现。虽然代表六十四种境遇!5423但它经过解释?可以代表天下无尽的境遇。在《周易程氏传》中。对于易学。理学的概念和范畴有很多解读,这些解读主要围绕如何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思想体系!从而服务于“内圣外王”的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在《周易程氏传》中。从道德形上学的“理”,到践履完成它的工夫“诚”。都有一定的诠释!这不仅充分体现了程颐高度推崇、弘扬儒家人伦道德、王道政治理念。而且还为人们从本体到工夫,从明道到行道!提出了一条非常可行的实现“内在超越”之路径! 朱熹在评论程颐《易传》时说:“《易传》明白、无难看,但伊川以天下许多道理散入六十四卦中、若作《易》看。即无意味,9759唯将来作事看,即字字句句有用处。 ”就是说、《周易程氏传》将《易》来做个载体讲他所见的道理!或者说是借《周易》卦爻发挥他自己的哲学思想!故无一句讲到卜筮、通篇皆在讲事理、朱熹还说:“伊川见得个大道理,却将经来合他这道理。不是解易!……他说求之六经而得!也是于濂溪处见得个大道理、占地位了。 ”这也是说、程颐先熟读六经。尤其于周敦颐处特有颖悟!以此中义理为基础,然后借《周易》发挥所见?不是伊川解释《周易》。而是《周易》解释伊川。程颐的这种易学观,对王夫之影响很大。王夫之以《周易》为道德训诫之书,就是在程颐这一基调之上继续延伸!朱熹不同意程颐8251以《周易》为言理之书。作《周易本义》!欲恢复《周易》本为卜筮之书,后来的易学家从中发挥出道理这一本来面目,强调《周易》的卜筮性质。王夫之吸取了朱熹的看法!不废卜筮而讲道德训诫!重点放在知得卜筮结果之后君子何以自省!何以接受道德教训而避凶趋吉! 现代中国学术界7328尤其是哲学史研究领域!《周易》一直被视为占筮书而难登大雅之堂,一方面承认其为传统社会官学典籍!另一方面又弃如蔽履。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劳思光在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中!介绍了《易经》中的‘宇宙秩序’观念”。80年代,《周易》开始为大陆学术界所注意!从中国哲学史研究队伍中分离出专门从事《周易》研究的3281学术群体,以《周易》流传本及出土《周易》竹书,帛书文本为主。相继出版和发表大量高质量专著!论文,另一方面从逻辑学研究队伍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学术群体,从逻辑学的角4448度审视和分析《周易》,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专著和论文,并在21世纪初!将《周易》的逻辑思想作为中国逻辑史的起点、编写入国家级重点教材,由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为高校研究生教学用书。周易如何占筮!

周易是什么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8899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1]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8325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2]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9806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7445易学开始分为三支。[3]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6582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6647极其深刻的影响、[2]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4]。


周易如何占筮、周易占筮方法

您还可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