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畅意阁首页 >> 风水知识 >> 正文

周易属于儒家吗

《周易》可以理解为儒家经典吗?

   乾泉先生认为!易经是一部集体性著作、周易体例内容本身不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占筮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夏商两代已有重要的鬼神观念与人鬼沟通的方法,占筮是人鬼沟通的行为模式之一、但占筮活动本身也有多样性。例如有烧龟壳或烧牛骨!而从其烧裂的纹路中见启示的方法!占者将所欲占之事与对纹路的解释又刻到甲骨上、流传至今,使今人得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甲骨文)这种占筮活动传至周文化传统中时!经过周人的改良?建立完整的观念与符号系统!(卦爻辞与卦爻象)一方面将当时所占之事及其解释以文字记录下来。(卦爻辞)一方面建立新的占筮法则?(大9265衍之数)使用新的占筮工具,(蓍草)而完成周易这部著作。亦即我们今日所见的易经之书的经的部份,经过历代哲学家的阐释、发展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8164学的经典?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7852子兵法》!抑是或《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0457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周易》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   《周易经》研究被称为《易经》或“易学”、早就4108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周易》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5281: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   《易经》的科学内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易学研究将成为1058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显学。尽管如此,《易经》里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连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阙如!、

易经属于道家还是儒家?

  易经8384既属于道家,又属于儒家!孔子是儒家为易经做了十翼注解,从此易经走向世界!道家早于孔子研究易经,易经是研究规律的。是道学。这充分说明道无古今、无终始!,

《周易》与儒家,道家的关系

  《周易》又叫《易经》、相传是周文王写成。其本身与儒道两家并无关系,而是一本单纯介绍自然事物发展的书、作者抽取了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六十四个事物!通过描述其产生!发展和变化来阐述世界的道理、并且初步介绍了根据这六十四种典型事物来组合推断世间万物发展的方法(此外。《周易》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是一本富含哲学内容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经典的诗作)!它既是道家经典。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之所以《周易》被道家和儒家同奉为经典,是因为道家和儒家能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周易》进行阐述,而且能够借用9116《周易》来对自己的思想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其实从本质上讲、是不同学派对同一本书的看法。     还有一点!“道家”和“道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1616前者是一种哲学范畴。而且用现在的观点说、道家哲学的思想是客观而且唯物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代表著作有《老子》《庄子》《道德经》等。后者是根据前者的部分而内容加以中国民间朴实0304迷信而产生的一中宗教!其信徒便是“道士”,9734代表“仙人”有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老子的仙化)?南华真人(庄子的仙化),代表经著有《太平经》《南华经》(即《庄子》)《道德经》等!而《阴符经》则是和《道德经》齐名的“道家双璧”!当然也会被道教所借鉴。 虽然道教中人也常把自己称作“道家”、但这个“道家”是相对于“佛家”之类的宗教意义。而并穿与“儒家”类似的哲学范畴,,

《周易》的人文精神

  人文5064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0749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无竖心不愤,不5045存在愤世嫉俗)!修饰修为为重,故 圣人用贲之道也!   启示人,以柔顺之德来文饰刚强,就有亨通畅达的象征、。、。

周易是谁写的

  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7583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6548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周易的作者是谁--《周易》的作者简介

  《周易》的作者、是《易》学史上争论已久的重要问题、争论要点、在《经》及《传》,八卦的作者、《系辞下传》认为伏羲!取于8133古代较早的传说、前人多信此说法而不疑、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认为?《周易》不过是此于伏羲、作者不能直指伏羲。在黄帝、神农以前。伏羲还不是最早的老祖宗、以前还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慢慢才到伏羲!而伏9051羲造八卦、为“伏羲八卦”、即亦“先天八卦”、所以前人皆以为作者是伏羲!《玉海》引《山海经》证之:“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炎。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周礼》中有春官5981大卜:“常三易方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9483皆六十四!”众所周知。1526古人曰《周易》便是指《连山》。《归藏》。《周易》三书之合,称“三易”、但《连山》!《归藏》两书已失传。只剩《周易》!经后人演变修饰点缀点!便成今日之0537《周易》,《连山易》以艮0814卦开始,4269《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不同之处。而重卦始于何人!古有四种说法:王弼以为重伏羲创重卦!8695郑玄之徒以为神农创重卦,孙盛以为夏禹创重卦,司马迁以为文王创重卦!卦爻辞的作者!古亦有两种说法。一说以为卦辞!9039爻辞皆是周文王所作!二说以为卦辞是周文王所作,爻辞是周公所作,《易传》的作者。自西汉东汉到北宋初期!前儒均认为是《孔子》。其他易学家并无异议。班固撰《汉书》。承司马迁所说!将《周易》经传的作者和成书时间扼要概括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是“上古”的伏羲创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司马迁《史记》)。并演化成六十四卦、写卦爻辞。“近古”的儒家圣贤孔子作《易传》十篇!现在。似乎有学者对于1172《易传》的作者是孔子提出种种证据和论点质疑,但还未得到学术界肯定、不论《易》之作者是谁。无损其精深广博、藏天纳地的内容、在此就不再多述,、

关于《周易》

  我一个朋友研究周易的!他告诉我: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6472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经数千年之沧桑!《周易》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5005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基础知识简介(一)   一,《周易》:它是我国古代—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二!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1043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3827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2400态平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三!爻: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称作阴爻,   四!卦:由阳爻和阴4751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五!八卦:八卦5713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周易属于儒家吗、

周易系辞

  周易·系辞·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7650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第二章 圣1802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6305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5619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是故列贵0422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2782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9730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6500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像两!挂一以像三、揲之以四2567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第十章 《易》有圣3137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9471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2776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2661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5129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6897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周易·系辞·下 第一章 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焉。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阝贵 然示人简矣,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第二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1888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9892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9468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第三章 是故《易》者?像也、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 其德行何也、阳一君2548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 《易》6221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3704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不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8143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8993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易》4013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8812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8700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3126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天地絪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1830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7574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2179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 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2692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8853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儒家诚经典裹足难趋前三人有我师,眼界在放宽,猜生肖

  儒家诚经典裹足难趋前三人有我师。眼界在放宽!猜生肖   谜底:马   求个采纳、谢谢你了哦,

怎么用周易占卜?

  晋败楚鄢陵得复   成公十六年。晋楚遇于鄢陵!晋侯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国蹙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及战,吕奇射其王,中目、楚师败。   复卦:   ▅▅ ▅▅   ▅▅ ▅▅   ▅▅ ▅▅   ▅▅ ▅▅   ▅▅ ▅▅   ▅▅▅▅▅   按:此亦不用彖辞、   杜注曰:复、阳长之卦,阳气起子!南行推阴,故曰南国蹙也【按:子正北方,一阳初生、必逐渐增长。阳长则阴消。故曰推!曰蹙】,南4495国蹙则受其咎。离为诸侯【《正义》曰:离为日、日君象,故为诸侯】!又为目。阳气激南!飞矢之象,   何氏《订诂》云:贞我悔彼、以震5533木入坤土。射之义也!     首先需要2427明确的是、《周易》最早的确是作为一本占筮之书存在的!更确切地说!《周易》是上古时期三本占筮之书中的一本!据《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但在上古时期,卜筮往往与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国家决策往往要依赖占筮的结果、故而间接影响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则更多是占筮背后的哲学内涵。换言之!《周易》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占筮之法的内在基础!即义理为体!占筮为用!   确切而不精确地说。《周易》可以看作我们华夏文明现存的最早的奠基性哲学著作。也是我们儒、道思想及很多传统文化。观念的滥觞,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5860用而不知!   易学并没有太明显的义理与象数之争!而秦火之后、《周易》以卜筮幸存、   至于汉代、置五经博士!《易》学发展到达了一个高峰,西汉的《易》学派别!大抵分为训故举大谊,阴阳候灾变,章句守师说和《十翼》解经意四派!东汉也0417分为四派!一为马融等人为《费氏易》作章句,二为郑玄!荀爽治《京氏易》和《费氏易》。三为虞翻治2331《孟氏易》!参以《周易参同契》之纳甲之书,四为陆绩专治《京氏易》!由此可见。以孟喜、京房为首的汉儒主要阐述象数之理,自魏王弼作《周易注》盛行后!汉《6227易》衰微,王氏尽黜象数、为《易》学史上的第一大转折,唐朝时孔颖达为王弼及韩康伯作疏,使王氏易学广为流传,惟李鼎祚撰《周易集解》,保存了汉朝术数的余绪、宋代陈抟。邵雍出,后有9539《天地自然之图》,《先天图》、《后天图》、《河图》!《洛书》等易图出现。兼有紫微斗数、梅花易数等占筮之法流传。术数又兴、朱熹取其易图,参以义理。遂《易》学又为之一变。程子。胡瑗等则专阐义理。李光,杨万里等参以政事!《易》学流派日益繁多、1310元朝多取程朱之学,明朝则以禅解易。明代高僧智旭所作《周易禅解》为其圭臬,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时、主要将《易》学发展分为两派六宗:一为象数,汉儒言之。一变京,焦。二变陈、邵。二为义理。王弼兴之、一变胡,程、二变李,杨。到了近代。主要的《易》学大家则是旧学新释的杭辛斋先生和阐释象数的尚秉和先生。近年新出土的‚帛书周易也是研究的新的热点!   纵观《易》学的发展历程、其年代之远旁支之多无出其右者。所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因而要了解《周易》更不可偏信一家之言!   《周易》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真的能预测未来,而是其中所包含的华夏民族先人们的思5784维方式。若能从中汲取些许的智慧并有所启迪!面对时间洪流不后悔、不害怕、不迷茫而达人知命!那么《周易》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谓‚善《5609易》者不卜!善莫大焉!     壹、蓍草演易程序说明:   「蓍草筮占法」、三变得一爻、重复步骤六次!共十八变。得六爻。即成一卦!     ★第一变 :     (1) 手持五十根蓍草!拿出其中9725任何一根放在正前方远处不用、(一根代表太极)     (2) 随意把四十九根蓍草分两撮、分置於桌上左右手端!(象天地两仪)     (3)......余下全文>>、


周易属于儒家吗、周易是儒家的吗

上一篇:儒家与周易

下一篇:周易是儒家的吗

您还可以浏览